发布时间:2020-05-04浏览次数:3258
土壤
人类文明将失去生机、难以为继。
土壤学家常常将土壤比作地球的皮肤。
20 世纪 60 年代,苏联土壤学家称土壤为土被;根据希腊语中“Geo(地球)”和“Derma(皮肤)”的含义,1967年创刊的国际土壤学会杂志被命名为《Geoderma》,至今仍是土壤学领域的经典期刊。我国早在唐代就把土壤称为“地皮”。这一贴切的比喻,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共识,形象地概括了土壤的主要功能与特点。
土壤的形成
19世纪末,俄罗斯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创立土壤发生学说,指出土壤是母质、气候、生物、地形和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的产物。
气候主要通过温度和降水全面影响成土过程中的物理、化学和生物作用的强度和方向。生物(包括植物、动物和微生物)在自身的生命活动中与土壤之间发生着物质和能量交换,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状况。地形主要通过影响其他成土因素而发生作用,以及在重力作用下对地表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再分配。
土壤形成的速率则取决于土壤形成时的环境条件。一般来讲,湿热的环境更利于土壤的形成。不过,即使在南极那种极端恶劣的冰雪环境中,也有一些地衣的着生,进行着缓慢的原始成土过程。已知最快的土壤形成速率出现在新西兰的南阿尔卑斯山,速率为2.5毫米/年,更多的土壤则是在如龟速般形成。据估算,地球表面土壤的平均形成速率约为0.056毫米/年。也就是说,在不考虑土壤侵蚀的情况下,形成1米厚的土壤,大概需要18000 年。我们常见的土壤,其形成一般都在万年以上,因而有“千年龟万年土”的说法。
土壤的分类
我国疆域辽阔,土壤资源绝对量大、资源区域差异明显、有着丰富的土壤类型。类似于生物分类学上的界、门、纲、目、科、属、种,在我国现行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,土壤学家将土壤划分出14个土纲,39个亚纲,138个土类,588个亚类,土系的数量则不亚于美国的22000个,充分说明了土壤资源类型之丰富和变异程度之大。
人为土最能体现“人土相依”这一朴素的自然哲学理念。在世界上很多地方,特别是在有悠久耕作历史的地区,人为活动,包括人工搬运、耕作、施肥和灌溉等,强烈地改变了原有土壤的形成过程,土壤的形态和性质也发生了重大改变,而那些原生土壤仅仅作为母土或埋藏土壤存在。
这类受人为活动深刻影响的土壤就叫做人为土。我国的农耕历史悠久,人为改土、造土的规模和时间跨度世所罕见,人为土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。“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”在我国南方鱼米之乡看到的大片稻田甚至自家菜园里的土壤,大部分都是人为土。
水耕人为土主要指水稻土,多分布在多雨的江南地区。稻田常年处于周而复始的灌水-落干循环之中,导致土壤亦交替处于氧化-还原的状态,土壤中出现了明显的水耕氧化还原层。积水条件导致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,但也将原有的很多物质不同程度地淋失掉了。根据这种层次的性态差异及一些反映附加过程的特性,水耕人为土又可被进一步分为简育、铁聚、铁渗和潜育人为土四种类型。
旱耕人为土是区别于水耕人为土的另一大人为土类型,多见于受雨量限制的北方地区。旱耕的方式随地区变化极大,因而具有很强的区域性。在黄河流域,人们在培肥土壤的过程中,施用大量有机肥、家畜肥、人粪尿以及圈肥等各种肥料,并经过堆垫等作用,在土壤表层形成了一层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熟化层。在珠江流域,也有广泛旱耕人为土造土过程,不过方式有所不同,人们将池塘中的淤泥堆垫成型,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泥垫旱耕人为土。可以说,人为土就是人为创造或者加工出来的土壤。
不过,正如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天南地北的农民根据手上现有的物料和工具,使出各种绝活,又是锄地又是堆肥泥垫等等,虽然殊途,但终究同归,自家地里原本毫无生机的土壤脱胎换骨地换了模样。人为土的编辑改造过程,是人们因地制宜、科学管理土壤的典范。
土壤是一种近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。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年,甚至都没有人能完整见证一厘米土壤的形成,而它与毁灭之间,可能只差一场暴雨、一次污染事件。
仅以土壤侵蚀为例,每年就会造成250亿~ 400亿吨表土流失,导致作物减产、土壤固碳能力下降、养分和水分明显减少。据统计,每年因侵蚀所造成的谷物损失可高达760万吨。近年来,频频见诸媒体的土壤污染事件,更让人们对这一宝贵资源的安全充满忧虑。
然而,人们在仰望星空探索未知的时候,常常忽视了自己脚下所踏立的土壤。
遥望广袤无垠的祖国大地,
正是我们脚下这寂静的土壤
丰富多彩的利用类型。
我们脚下这一片片寂静无声的土壤,
将人类与这块大地牢牢地绑定在一起!
010-53608679